课堂的幸福表现在多方面,但教师的语言是影响学生心灵的重要因素。语言承载着思想与才情。这种思想是民主平等之思想;这种才情是关注生命的人文情怀。教学中我多采用平等对话的形式和学生进行教与学的互动,而且注重尊重学生,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积极性。如我在教学《风娃娃》一课时,出示会写字后,我让学生交流生字的记忆方法。一个学生站起来大声地说:“我用换偏旁的方法记住了‘流’字,我把‘慌张’的‘慌’字的竖心旁换成三点水就是‘流’字了。”她刚说完,马上就有同学反驳:“不是的,‘慌’字的右上部分还有一个草字头。”我将“慌”字板书在“流”字的旁边,这时一个眼尖的同学举起了手:“还有哦,‘流’字的右边比‘慌’字还多了一点。”听了他们的话我满意地点了点头正准备说什么时,我看到了开始那个大声说出记忆方法的孩子红着脸低下了头,她正为刚才出的错羞愧着呢。我想:如果我对她现在的表情视而不见的话,也许今后她会因为害怕回答错误而不会再将小手在课堂上举起了。学生是敏感的,我应该给她更多的关怀。我说:“你们真是会观察的孩子。不过我们也要感谢××同学,是她让我们知道了写‘流’字应该注意的地方,避免了更多的同学发生这样的错误。”说完这些话后我看到了她抬起了头,微笑着望着我。
教学看似信手拈来,其实每个流程的设计,每个细微的小处都可窥视到教学的底蕴。如果平时不读书,如果课后不反思,如果不把名师实录去与自己的教学实践反复对照,教学时也就没有那份潇洒,课堂也就没有那种美感,学生也就很难主动发展。
四、阅读让我与学生一起成长
在书海中的遨游使我一次次地享受着书籍带给我的快乐和收获,我也深深地感受到学校是读书的场所,是书籍的王国,教师所要做的不仅仅是使自己成为一个读书爱好者,还要将这个传统延续到孩子们的身上。无数教育前辈用实际行动为我们证明,教育的真谛在于“做”而不是“教”。教师的读书习惯会影响学生。苏霍姆林斯基在《给教师的建议》一书中指出“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世界,培养学生对书的酷爱,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灯,这些都取决于教师,取决于书籍在教师本人精神生活中占有何种地位。”于是,带着孩子们读书成了我每天必做的一件乐事。带他们读什么样的书呢?给孩子一滴水,教师必须有一桶水呀,没有丰富的阅读,怎么去给学生取舍呢?孩子们正处于心灵最纯净、记忆力最好的阶段,让他们感受最具智慧和价值的经典,让他们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,这对于开启学生的心智,培养孩子的德性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。因此,我在班里开展了“让经典滋养童年”的读书活动。每天早上我坚持七点半到学校,和孩子们诵读古诗、增广贤文,要求他们背诵的古诗古文,我也同样背诵;中午两点半开始是孩子们自由阅读童话书的时间。孩子们每天都在经典中与先贤们对话,在经典中益智、养性、怡情、明理、践行。总之,读书让学生语言丰富起来了,课堂中所表现出来的语言机智更叫人叹服。学习《月亮毯》这篇课文时,我在课堂上出示了一幅美丽的挂图,引导学生看图说话。挂图一出示,孩子们就被图中的美景深深吸引了,啧啧赞叹。有的孩子迫不及待地想要和大家一起分享自己看到的景色。他们用稚嫩语言描绘着视觉所感受到的美,将视觉体验变成悦耳的音符,这些音符又变成一幅更美的充满想象的画面。有的说看到了一个弯弯的月亮挂在天空;有的说看到了一条流淌的小河;有的说看到了高大的金字塔;有的说看到了蓝天上点缀的几颗星星,一眨一眨的,好像在对大家笑呢;有的说看到了金黄的沙地,好像给大地铺了一层黄色的地毯;还有的说看到了神秘的金字塔旁立着一座狮身人面像……孩子们尽情地表达着,描述着。一个孩子还动情地说:“我真想像图画里那个小男孩一样躺在月亮上,数一数天上有多少星星。”他的话音刚落,立刻有一个反驳的声音:“哎,你又没有翅膀,怎么会到月亮上去呢?”面对同学的突然发问,他不知所措地站在那儿。见到这个情景,我一面赞许地朝他微笑,一面轻声地问那个发问的孩子:“他没有翅膀吗?”“他怎么会有翅膀?”发问的孩子接过话说。我没有斥责那个孩子,继续微笑着说:“他有翅膀的,他的翅膀就是想象,有了想象的翅膀,他想去哪里就能飞到哪里。你同样也有这样一对翅膀,只是你没有发现而已,希望你也能找到自己的翅膀,飞向你向往的地方。”孩子听了不住地点头,这时我也看到了他们满意的微笑。孩子们的出色表现,让我无比惊叹,同时也暗暗为自己庆幸,正是因为自己的头脑中储备了一定的知识,才有了我课堂上的自由挥洒,左右逢缘,才会在课堂中和学生共同成长。